想破解秸秆处理难题的地方不少,为什么永康能打通“政企农”叁方链条,且实现多方受益?究其原因,背后是永康市为此开展的秸秆全量化利用试点五大行动。
开展秸秆利用科学监测行动。
通过与浙江省重点高校深度合作,丰富样本集,提高草谷比、可收集系数的准确性与可靠性,准确测算秸秆资源量,完善秸秆资源台账。评估秸秆还田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,科学评价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,可以在使用过程中,指导秸秆还田生产实际、优化秸秆还田技术模式、辅助秸秆还田等有关决策,规避秸秆还田的潜在生态风险,提供充分的科学理论依据。
开展秸秆生物质燃料化利用行动。
永康市新建的年产3万吨生物质燃料项目,可年利用水稻秸秆(含水率25%以下)1.8万吨,年利用葡萄枝、果树枝条等1.2万吨,主要以农业废弃物秸秆为原料,通过粉碎、高压等制粒工艺,加工生产生物质燃料。燃料有体积小、密度高、热值稳定的特点,便于存储和运输,是一种可再生产物。同时,提供给烘干服务中心的燃料,一方面给粮食烘干提供能源,另一方面,灰分可回收做肥料,实现“秸秆→燃料→肥料”循环利用,为农业生态利用提供一种可持续发展方式。
开展贯通秸秆收储运行动。
为解决农业种植点多面广,收储运条件艰难、运输成本高问题,永康市以葡萄种植区为中心区域向四周扩散,配置升级了23个收储网点、19套打捆机,用来对接当地秸秆加工公司与农机服务公司、种粮大户,打通秸秆收集-销售产业链,形成“产-收-销”网络,通畅运输渠道,提升转运效率,实现秸秆快速离田。
开展秸秆肥料化利用扩容行动。
改建年产1万吨商品有机肥项目,提升秸秆收贮运中心装备,如大型秸秆堆场、粉碎、运输、包装等,提供更大范围与容量的秸秆粉碎、收集清运、肥料化加工等服务,极大地提升秸秆肥料化效率。增加离田利用量约3000吨,生产有机肥1万余吨,按每吨600元计算,年收入约600万元,年创造利润约80万元。
开展深化“秸秆换肥”行动。
自从2017年永康市开展“秸秆换肥”以来,农户连连叫好,农户只要将秸秆拿到换肥点,填报换肥登记表,换肥双方签字确认,即可向农户开展现场“1∶1”换肥服务。同时,建立种植户微信交流群,定期公布近期换肥时间计划表,做到合理安排,无缝对接。农企双方通过实时易物的方式达成政策兑现,比常规“资金补助”跨年度兑现的方式更具时效性,政策放大、示范效应明显。
目前在永康市,农户通过秸秆换肥平均每亩可获得200公斤商品有机肥,可节约40%的用肥成本;公司获得了原材料,以“产物+服务”的形式得到持续发展,政府则收获了资源、环境、产业等多方位的和谐发展。
在永康市农业农村局耕地质量服务中心副主任池鑫晨看来,永康市全方位开展秸秆全量化利用项目建设,在保障秸秆科学还田利用的同时,大力建设集约化乡镇秸秆收储运基地,提升秸秆离田利用率,因地制宜扶持发展秸秆基料化、燃料化、饲料化、肥料化、原料化应用,吸引社会资本投资秸秆利用产业链,稳步推动秸秆全量全域全程、高占比高价值综合利用,具有示范推广意义。
可喜的是,永康市通过秸秆全量化综合利用试点项目实施,“秸秆换肥”行动的持续开展,现在种植户的观念也转变了,从原先的一烧了之,到现在的舍不得烧,烧秸秆现象基本不见了。